
汽车制造作为技术密集型领域,产业链庞大,生产流程复杂,并且有着大批量、柔性化以及高生产一致性的要求,因此,每一道生产工序都一定要做好质量控制。如今,不论是新能源技术革命还是生产制造技术的持续优化,汽车行业都凝聚着制造业的尖端技术
12月23日,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和日产汽车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真正开始启动合并谈判。双方将通过设立联合控股公司做经营整合,预计于2025年6月签署最终协议,并计划于2026年8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联合控股公司上市后,日产汽车和本田均计划退市
德国停滞的标志,出现在12月16日。 这一天,德国国会罕见举行了一次针对朔尔茨政府的信任投票,394名议员投下反对票,207票赞成,116人弃权。朔尔茨政府嘎然而止。接下来,就是总统解散国会,等待明年2月23日重新大选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过渡团队正计划取消针对电动汽车购买的7500美元(约合人民币5.5万元)税收抵免。 在竞选总统期间,特朗普就曾谴责该项税收抵免政策,认为此项政策是“绿色新骗局”的一部分,将摧毁美国汽车行业
在当今全世界汽车产业的变革浪潮中,中国汽车产业以其独特的步伐和姿态,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发展。 工厂自动化的普及、汽车制造效率的提升,和汽车智能化和跨界智能化供应链的兴起,推动汽车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严峻挑战,共同构成了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杂图景
▲创新解决方案实现Hairpin扁线定子高效率、高柔性和高性能的端到端制造▲凭借50年工艺专业相关知识积累和汽车电气化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柯马的创新专有技术具备高柔性、可扩展性,专为满足当前和未来的生产需
3月份,小米SU7正式对外发布,然后在4月份开启交付。 而自从小米SU7发布以来,就创造了众多新纪录,并且是前无古人的那一种。而截止至目前小米汽车已经交付了2.5万多辆,仅6月份这一个月,就交付了1万多辆
近日,北汽集团突然发布的一则“澄清声明”在汽车行业闹得沸沸扬扬,声明强调:历史上的“北京汽车制造厂”和“北京”牌BJ212等产品
理想汽车股价下跌的势头还没有止住,港股股价今天跌破76港元,跌幅超3%。股价距三个月前的高点,已经跌掉近60%。 令人奇怪的是,最新的销量数据恰好相反。理想汽车的销量看起来还不错,昨天刚公布的数据,理想汽车过去一周的销量0.84万辆,位列新势力NO.1
国内几家表现优秀的车企都发布了他们4月份的销量数据,但是仍然有不少车企未发布销量数据,其中最需要我们来关注的当属两家企业,一家在国内称霸,一家则在出口市场居于第一! 在国内称霸的无疑是
发布即交付的小米汽车是雷军创业以来最冒险的产品,冒险到作为高材生的他一度在微博迷信:「雷军造车,天命所归,雷字带电,军字带车」,或许是感觉天命所归这种话带有很强的运气成分,终究是删了这条。 天命所归不如奋身独步
日前法国车企PSA的总裁表示,任何国家的电动汽车都可以在欧洲销售,但是中国的电动汽车不行,他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的成本太低了,在价格这一块有足够的优势,将让欧洲的汽车企业无力应对竞争,甚至还呼吁欧洲加强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倾销调查”
当年,中国拿下家电、电子消费等产业后,就实现了人均GDP超1万美元的经济奇迹,如果未来我们拿下整个汽车产业,就能轻松实现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 一般的发达国家,能做到一个人一年的工资可以买一辆车。 2005年,美国人均GDP为3.5万美元,一个普通美国人差不多工作一年可以买一台车
图片来源:Pixabay 进入新的一年,印度汽车市场再度吸引了众多车企。 1月10日消息,日本汽车制造商铃木汽车公司总裁表示,该公司将投资42.1亿美元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立第二家汽车厂,以提高在印度的产能
导语 Introduction 特斯拉的停产,很可能仅仅是个开始。 作者丨林登万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靳鹏辉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1日晚,北京时间1月12日上午,有新闻媒体报道称:根据特斯拉内部消息,其位于德国柏林格伦海德的超级工厂,将自本月29日起停止大部分产线
AWC 2023 10月11日在深盛大开幕 全世界汽车人汇聚一堂定义汽车制造未来
(2023年10月11日)今日,全世界汽车产业瞩目的盛会——AWC 2023深圳国际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全世界汽车人汇聚鹏城,共襄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技术盛会。展馆内参
今年以来,轮胎价格频繁波动,价格多次上涨。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12月份以来,已有超过30家轮胎企业发布了涨价函。轮胎企业“涨”声一片,这个行业是否变得更卷了?成本不断上涨,涨价势在必行据业内的人表示,轮胎价格会出现多轮上调,其中最主要的缘由是轮胎企业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大幅上涨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变革深入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入竞争加速期,处于产业格局未定的关键期、规模化扩张的窗口期,以及抢占主导权的机遇期,这也正是中国抢占新一轮标准线年上海汽车制造L2以及以上智能驾驶占比70%以上
不少产业内的从业者,投资业的朋友总喜欢问的一个问题是:智能驾驶L2以及以上渗透率会是多少,多少人会买这些配置?因为这个关系了他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天花板,也关系到他投资回报率。今天这一个数字官宣了,上海政府
在“双碳”目标下,节能降耗已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借助工业网络站点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精准降碳、智能降碳,也成为慢慢的变多企业的首选。今年智博会上,再度亮相的Geega(际嘉)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带来了“能耗管理与双碳解决方案”,展示了在帮企业节能减碳上的应用场景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上一篇:专访美的工业技术事业群徐浩:创新压缩机引领空调核心部件技术进步
下一篇:广东陆丰核电项目全面发动:绿色动力的未来